|
3PE 涂层的全称为 “三层聚乙烯防腐涂层”,由内到外分为环氧粉末层、胶粘剂层、聚乙烯层,三层分工明确,共同构建严密的物理屏障。
-
底层:环氧粉末层(FBE)
-
直接与钢管表面结合,通过高温熔融固化形成均匀、致密的薄膜(厚度通常为 80-120μm)。
-
能紧密附着在钢管表面,完全填充钢管表面的微小凹陷,阻断腐蚀介质(水、氧气、离子)与钢材的直接接触,是第一道物理防线。
-
中间层:胶粘剂层
-
主要成分是改性聚乙烯,厚度约为 170-250μm,起到 “桥梁” 作用。
-
一端与环氧粉末层的极性基团结合,另一端与外层聚乙烯的非极性分子兼容,解决了环氧与聚乙烯之间附着力差的问题,避免两层之间出现缝隙,防止腐蚀介质从层间渗入。
-
外层:聚乙烯层
-
作为最外层防护(厚度通常为 2-4mm),具备优异的耐冲击、耐磨损、耐老化性能。
-
能抵御管道施工时的机械碰撞、土壤摩擦,同时隔绝外界的水、湿气和微生物,是第二道物理防线,进一步强化整体隔绝效果。
三层结构叠加后,形成连续、无缝隙的整体涂层,从根本上切断腐蚀介质到达钢管基材的路径,这是 3PE 涂层实现物理隔绝的核心逻辑。
3PE 涂层自身不具备主动的电化学保护能力,其电化学保护需依赖 “涂层 + 阴极保护” 的联合防腐体系,具体配合方式如下:
-
涂层优先:减少阴极保护负担
-
优质的 3PE 涂层绝缘性极强,能将钢管表面的 “漏点”(涂层破损处)数量降到极低。
-
这使得阴极保护系统(如牺牲阳极、外加电流)只需针对少量漏点提供保护电流,大幅降低保护系统的能耗和成本,延长其使用寿命。
-
阴极保护补充:应对涂层破损
-
当 3PE 涂层因施工、运输或土壤应力出现微小破损时,钢管基材会在破损处暴露,形成局部腐蚀电池。
-
此时阴极保护系统会发挥作用:牺牲阳极(如锌合金)会优先发生氧化反应,释放电子;或外加电流系统向钢管输送电子,使暴露的钢管基材始终处于阴极状态,避免其被氧化腐蚀,从而弥补物理隔绝的缺陷。
|